查理·芒格曾經(jīng)說過:如果你把自己訓練的更加客觀,那么你在考慮事情的時候,就能夠超越那些比你聰明多的人。
認知水平高的人,善于用多元化的角度去看待人或事物,更客觀,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,不被別人所左右,因此判斷能力更強。
人與人的區(qū)別,不在于智商,而在于認知,在于你如何看待這個世界,看自己,看他人。
看法不同,觀點不同,你的行為也就不同,產生的結果自然也不同。
懶惰與勤奮,學習能力強與弱,消極與積極,樂觀與悲觀,其實都是不同認知層次帶來的不同行為和結果。
你的認知在什么階段,你的人生就處于什么層次。從認知的漏斗里爬出來,不做觀天于井的青蛙,而是迎著命運,接受自我,于智慧的巔峰,看大千紛紜,觀落英繽紛。
- 1 -有個學子,準備出國父,母請來清華的教授寧向東,請問教授:去哪個國家?讀哪所名校?什么專業(yè)含金量最高?
萬萬沒想到,寧教授說:出國嗎,千萬別把上課當回事兒!重要的是旅行,與人接觸、交談,到處去看看。
寧教授說,聽了他的話,可憐的孩子當時就崩潰了,完全不知所措,寧教授不知道,不同認知層次的人,會有交流困難的。
- 2 - 有個很出名的故事,說有位媽媽,帶著未成年的女兒逛街,逛街回來,女兒畫了幅《陪麻麻逛街》。
媽媽拿過女兒的畫,瞪眼一看,頓時懵了,女兒的畫上,沒有車水馬龍,沒有高樓大廈,也沒有誘人的包包。
只有一根又一根的,奇怪的柱子。女兒畫的是什么?
媽媽端詳半晌,才突然醒過神來,女兒畫的,是一條條人腿。
原來,女兒年幼,個頭特矮,被母親牽著手,走在街上,根本看不到成年人看到的商廈車流。
她看到的只是無數(shù)條成年人的大腿,擺來動去的遮住視線。
認知高度不同的人,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。
- 3 - 電視劇《歡樂頌》中的安迪,高智商,高顏值、高學歷、高收入、獨立理性,但她知道自己的弱點。
她能客觀的從其他幾個和她不在一個階層的女孩身上找到各自的優(yōu)點,并保持謙虛欣賞的態(tài)度向她們學習。
她發(fā)現(xiàn):邱瑩瑩勇敢、坦率;關雎爾踏實、有教養(yǎng);樊勝美通世故、有擔當;曲筱綃通透、機靈。
她總能看到別人的可取之處,這就是她高認知的表現(xiàn)。
而有的人恰恰相反,只看到了別人的缺點,而忽略了優(yōu)點,斤斤計較,自傲自大,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消耗掉自己。
約翰·費恩曾說過:“大多數(shù)玩家從被群體接受或者從對群體的歸屬感中得到快樂。然而,好的玩家從他應付游戲里各種局面的能力中得到快樂。”
人類的認知,好似一個巨大的天坑,呈漏斗態(tài)勢排布。
越往下,所見越少,機會越少,越是感受到社會不公,憤怒無比。
越往上,所見越多,機會越多,越是感覺世界美麗,風光無限。
下愚莫揣上智,泥陷于認知漏斗底部的人士,看不到上層認知的風景,根本聽不懂認知更豁達的人在說些什么。
我們可以把認知漏斗做個解析。
最底端,只知好惡
這是嬰兒時態(tài)的人類,餓了就吃,不分場合,撐了就拉,不分地點。
這也是極端情緒化的一族,認知不足的困擾,讓他們總是陷入到窘態(tài),卻找不到解決的辦法。
比如說電視劇《人民的名義》中,有個大風廠職工王文革,他是個受害者,股權被貪官和奸商合伙弄走了,因此而陷入狂怒,拿刀架在老干部陳巖石的脖子上,結果,王文革同志和貪官們一起入獄。
現(xiàn)實中有許多這樣的人,一生也走不出自己的情緒,所謂維權,多不過是孤注一擲的情緒渲泄。
默守成規(guī)
寧向東教授引導的孩子,就是處于這個認知層級上,這孩子根本就不明白,書本上的東西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的見識與認知。
之所以爹媽送你出國,不是讓你讀書,而是讓你成人!
是讓你認識普遍的人性,普遍的社會規(guī)律,并于不同社會的差異性中獲得更具價值性的認知。
認識到規(guī)矩的局限性
最守規(guī)矩的孩子,也是學校里最省心、懂事、聽話的孩子,但這類孩子進入社會,多半會遭遇挫折失敗。
因為這類孩子只是因為恐懼而不敢亂說亂動,等到你知道許多所謂的規(guī)矩,不過是成年社會出于省心而承襲的慣性,才能從恐懼中走出來。
從這里,有條隱秘的貧富分界線,過于情緒化的人,默守陳規(guī)的人,滿心恐懼的人,都會感受到極大的生存壓力,必須繼續(xù)上行,才能突破。
明是非,知大體
學習規(guī)矩,乖巧聽話,這是對幼兒的要求。到了少年時代,孩子們的行動能力提升,就要明是非,知道有些事不能做,有些話不能說,就是遵奉社會的主流價值觀,哪怕這個價值觀完全不對路子,但卻是維系社會運轉的唯一體系。
所以這是個血性方剛,努力向世界證明自我的過程,但如果不能超越這個階段,就無法突破自我。
認識到是非的局限性
從此不再固執(zhí),不再執(zhí)拗,知道了每個人眼里的世界不同,知道每個人的認知與價值體系完全不同,從此變得溫和起來,不發(fā)脾氣不鬧情緒,生存處境開始改變。
認識到人的發(fā)展性
什么叫人的發(fā)展性?就是你的選擇和努力,可以改變你的環(huán)境與命運,比如說20年前的馬云,那叫一個凄慘。
他到處求職找工作,和朋友一起報考警校,去了5個人,考取4個,只有馬云沒考取。
聽說肯德基是個人就要,再和朋友們去肯德基應聘,去了23個人,肯德基收下22個,就是不要馬云。
最后逼得馬云自己開公司拉業(yè)務,結果,現(xiàn)在網(wǎng)上還瘋傳他拉業(yè)務時被人貶斥的視頻。
認識到萬古不變的人性與社會規(guī)律
認識人性,說透了就是認識自己,就是認識到自己心中的糾結與殘缺,就是認識到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苦傷。
認識到人在社會上的表現(xiàn),充滿了無盡的矛盾與困惑,認識到人之幼年的缺憾,會構成他終生走不出的陷阱。
這時候你對人再也不會有恨意,不會有怨言,因為你知道眾生皆苦,終不過是庸人自擾。
認識到人生的至高意義與價值
沖出人性的迷障,就得以機緣問鼎于智慧極峰,此時心境澄明,無苦無憂,洞穿了這個世界的本原,獲知了生命的價值與意義。
這是人類認知的又一個新起點,快樂無邊的心靈自由,與以慈悲為感召的精神境界。
我們的認知就是這樣,從漏斗的底端一步步向上攀行,每行進一步,都會有豁然開朗的通達感,每上升一層,都會獲得無盡的心靈快感。
而我們讀書的目的,是讓你獲得明析的認知,與果決的行動能力。
不要太功利,這個世界,人類競爭比拼的不是什么學分成績,不是名校名師,不是專業(yè)科目,而是你對自我與社會的終極認知。
“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,拘于虛也;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,篤于時也?!睂淄埽慌c他談論海的事情,是由于他的眼界受限;對于夏天生死的蟲子,不與他談論關于冰雪的事情,是因為他的眼界受時令限制;同樣,對見識淺陋的人,不與他討論大道理,是因為他的見識受教育束縛,眼界決定境界。
身在某個層次,你的思維和視角都會被局限在其中,只有打破所在層次的束縛,認知升級觸碰到更高的層次,你才會發(fā)現(xiàn)全然不一樣的新世界,思想將如同打開的閥門,奔涌出無限新鮮而充滿活力的念頭。
成長,就是不斷推翻自己的舊有思想,經(jīng)歷更為深層次的認知蛻變。自我認知的更迭升級,就是一個人成長的本質,你的認知決定著你的高度。
而在MBA的學習過程中,可以系統(tǒng)的梳理工作碰到的問題和固話的知識點,經(jīng)過新一輪的知識的積累,亦是個人魅力提升的過程。你的思維和層次不會再局限在過去,有了新的一個升華。
MBA的課程知識涵蓋面非常廣闊,對于商業(yè)領域的人來說,不一定能門門精通,卻能讓人博文通識。有了豐富的知識素養(yǎng),與人交談起來自然氣宇軒昂。
學習MBA后,我們便能更好的學會管理自己和營銷自己。中國學生最欠缺的就是營銷自己的能力。突圍的人生需要自己來經(jīng)營,而MBA可以是一個新起點。
通過MBA學習,可以讓人從現(xiàn)狀中“抽身”出來,換個背景,開拓眼界,刷新自己的世界觀,打磨從更高角度看待與處理事情的能力。換個視角看世界,看得更清,走得更遠。通過MBA學習,你所獲得的,歸根結底,是找到更好的自己,成就更好的未來。
很多學生表示,MBA對他們最大的幫助,是能夠清楚地定位到自己的價值,成就更完整、成熟的自己。
你想好走上MBA這條路了嗎?確認好了眼神了嗎?
如果你想要的只是一紙證書,那你就等同于揮霍生命和自己的時間、精力;如果你想要的是對自我認知的突破,對人脈積累的訴求,對自我職業(yè)發(fā)展的重新規(guī)劃,那么恭喜你,你適合報讀MBA項目,因為這些財富,MBA可以給到你。
選擇哪類MBA?
1)思考目前自己職業(yè)生涯所處的位置、未來的職業(yè)方向;
2)可向MBA招生網(wǎng)老師了解情況,包括MBA現(xiàn)狀、希望報考學校的專長或特點等;(公眾號后臺咨詢在線老師或者直接留言)
3)在全國管理類聯(lián)考MBA院校和自主招考國際MBA院校之間進行選擇。
如果你很看重中國的高校的品質,就考慮全國管理類聯(lián)考MBA。其實最方便,投資回報也非常合理的是選擇那些只拿考試成績作為參考,更注重個人背景的自主招考國際MBA。相對成熟且系統(tǒng)的國際MBA教育對于來自中國教育系統(tǒng)的職場人士來說,絕對是挑戰(zhàn)也是相當好的人生成長的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