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BA,工商管理碩士(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),是當代職業(yè)經(jīng)理人的一個標準品牌。它不是追求象牙塔里的學問,而是要練就一身商場拼搏的本領,掌握一套便利同行溝通的語言。用制度經(jīng)濟學的術語來說,是為了降低“交易費用”。而美國作為當代MBA教育的先驅(qū),在長久的教育沿革過程中也形成自己一套獨特的教育模式。
美國MBA課堂中,第一堂課教的,是大家通常認為最后一課才應該教的內(nèi)容—如何寫求職信。諾大的教室,幾百號人,一下子變成了人才交流中心,許多人心目中地位顯赫的MBA課程,仿佛成了一個求職培訓速成班。事實上,如何包裝自己、發(fā)掘自己,如何在幫助老板成功地把商品賣出去前先把自己成功地賣給老板,是貫穿整套MBA課程的核心內(nèi)容。不僅第一堂課,幾乎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招聘見面會。一個學期下來,職場上的利弊得失,人人都心中有數(shù)了。
寫作是重要的一環(huán)。張五常說過,在語言上的投資是回報最高的。而美國的工作環(huán)境就更是如此。他們重視表達,衡量工作水平的指標很多都建立在信件、備忘錄、展示演說、調(diào)查報告等文書上。中國人考試成績比美國人高一大截,但遠遠不如美國人重視寫作,這是中國人與美國人競爭的一個天然障礙。曾經(jīng)有學生寫了三頁紙的報告,拿到美國MBA課堂學習小組匯總,結果被融成了一段話,意思卻一點沒漏。
實操能力大于計算能力。在不少人的印象中,美國人的數(shù)學不如中國人。一般來說,確實如此。中國人數(shù)學較好,主要是因為過去幾十年來,數(shù)學是最中性的學科,而且學習的成本極低,只要一張紙,一支筆,加上反復練習就可以了。然而,在美國著名學府的MBA班上,中國學生的數(shù)學并不突出——就讀的美國MBA學生大部分有金融工作的背景,說起什么數(shù)理統(tǒng)計、回歸分析,個個都得心應手。
有趣的是美國MBA課堂里的身體語言的培訓。站在臺上演講,目光要穩(wěn)定,手要放得得體,不能老是做洗手的動作。更重要的是,要把你的目光平均地分給臺下每個聽眾,故作不經(jīng)意地與臺下每個人不斷進行目光交流(eye contact)。訓練的辦法是,臺下每個人都把手舉起來,等待你的目光,直到你的目光連續(xù)給了他五秒以上,他才把手放下。經(jīng)過這樣的訓練后,一場演講下來,每個聽眾都會覺得你重視他。
社交是美國MBA課堂訓練不可或缺的一環(huán)。每天晚上都有聚會,他們得以訓練左右逢源的能力。政經(jīng)時事、明星緋聞、電影小說、消費時尚,指哪都要能說哪,否則站在那里就像個外星人。
美國每年制造12萬MBA畢業(yè)生,可謂多如牛毛。不同的學校,教材和課程幾乎都是一樣的,但教師不同,同學不同,入學篩選的標準也不同。這些人他們本身就具備成功的潛質(zhì),一個好的商學院只是更善于發(fā)現(xiàn)人、聚集人而已。